服务热线

0898-17157335

网站公告:
诚信为本:市场永远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联系我们

电话:0898-17157335

手机:13560167979

邮箱:琼ICP备34979926

地址:海南市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综合科技产业园56号凯发K8国际大厦32号

客户案例

当前位置: 首页 > 客户案例

杨健生·东北采风 把时代融入创作记录复兴征程上的壮阔画面

发布时间:2025-11-09 03:23:50点击量:

  60多年前,无数石油工人在大庆这片黑土地上挥洒汗水,用“铁人精神”书写了中国石油工业的传奇。铁人王进喜是我上小学在语文课本中学到的,“工业学大庆”那个时候就在我的心中烙上了深深的印迹。时隔60多年,我第一次踏上大庆油田这片神奇的土地。

  采风过程中,我们参观了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铁人一口井等。全面了解了大庆油田从勘探开发到发展壮大的历史脉络,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取得的辉煌成就,深入了解了铁人王进喜的英雄事迹和大庆油田开发初期的艰苦历程,观看历史图片和铁人用过的实物,跨越时空近距离去感受铁人精神。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一批石油工人,用他们的汗水、智慧和血肉之躯,铸就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铁人精神,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发向前的强大力量。铁人王进喜虽已逝去,但他留下的精神火种永不熄灭,他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什么是无私的奉献。

  参观完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和铁人一口井后,油田专门为我们安排了石油工人模特。从新时代石油工人的身上,我看到了当代石油工人的新风采。

  采风第二天上午,我们到井下修井107队采风写生,这是一支从事油、水、气井大修和应急抢险施工的专业化队伍,曾荣获“英雄善战的修井铁军”称号。

  从交流中得知,他们都是从石油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新时代油田靠这些技术型的人才克服了一道道油井修复和油井抢险难关。他们是新时代的铁人。

  我们还前往陈家大院泡湿地采风。这里有芦苇、水域和井群,是大庆油田最大丛式井组群所在地。井群和碧水芦苇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工业与自然融合的独特景观。陈家大院泡湿地是石油会战精神的象征,承载着铁人王进喜破冰取水的历史记忆。

  由于外面冷得伸不开手,我们只能坐在大巴车里隔窗看风景画速写。这对于我来说,也是一次别样的采风经历。

  采风第三天一早,我们驱车到森工平山园采风写生。赶到这里时,空中飘起了漫天飞舞的雪花,地面瞬间就积了一层雪。这里原为金代皇家狩猎场,现为全国最大的半野生放养式鹿场之一,饲养有梅花鹿、马鹿、羊驼、矮马等上千头动物,园区内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相互融合,雪天给园区增添了如童话般的世界。

  这些北国别致的风景触发了我的创作灵感,我即兴在园区的会议室创作了两幅水墨画作品《呦呦鹿鸣》和《雪中饮草的牦牛》。

  采风第五天,我们还赴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参观。这里是我国知名的轨道客车研发、制造、检修及出口基地,是中国地铁、动车组的摇篮。参观车间和厂史馆后,我们在胡俊祥工作室为全国劳动模范罗昭强和胡俊祥画写生。

  我们在一汽红旗文化展馆参观,这里陈列着包括不同时期大阅兵的检阅车以及历史文献和图片,十分珍贵。在一汽王智工作室,我们为技术能手王智等师傅画写生。

  参加这次“美术里的新时代”中国美术家协会“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大采风活动(黑龙江、吉林段),我感受非常深刻。作为一个画家和教师,我们不能只待在画室和教室里,而是要深入生活,走进生产第一线、走进工厂劳动车间、走进田间地头,把那些真实的生活场景、鲜活而平凡的人物、各行业的迅速发展和生动感人的场景都表现出来。真正能把这个新时代新的创作元素融入创作,体现这个大时代,把各行各业新面貌、新风采体现出来。

  所以,我们应该全身心投入创作,用真情、真心去记录、表现、讴歌这个新时代涌现的英雄,用作品去真实呈现中国人民奋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壮阔的时代画面。

  新时代艺术家应当积极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情感,通过艺术作品传播正能量,激励和鼓舞观众。艺术家可以描绘美好的事物和人物,传递友善、关爱和正义的理念,推动社会向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

  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具有源源不断的生动教材和创作源泉。在新时代、新形势下,作为教师、文艺工作者,在教育学生的同时,

  如何更好地实现自身的社会实践价值,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既要教书,又要创作,但第一职责应该是教书育人。作为美术专业教师,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学习铁人精神,倡导以奉献时代、奉献人民、奉献艺术教育事业为人生追求。同时,要在潜心教学的基础上,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要经得起各种诱惑,不受市场牵制,不被藏家左右,不为金钱迷惑,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政治定力,为时代欢呼,为人民讴歌。

  杨健生,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李可染画院研究员、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民盟中央美术院理事、民盟中央美术院河南分院副院长、河南省政协书画院常务委员、河南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河南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

  中国画作品《塬上雪》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靓秋》入选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霜叶红于二月花》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希望》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考场外》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高铁时代》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白玉兰》入选庆祝建军八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白玉兰》特邀参加“庆祝建党九十五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山妹子》获“2000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铜奖、《红蜻蜓》获“西部辉煌—全国中国画作品提名展”铜奖、《白玉兰》获“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考场外》获“第七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晋京展”优秀奖等,中国画作品获“河南省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美展”一等奖。作品《靓秋》《秋天的童话》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战必胜》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梦想-寂静的时间》被老挝国家博物馆等收藏。出版有《当代名家技法解析——杨健生工笔人物》《大美中国——当代国画经典系列·杨健生卷》等六本画册。